於是,我又對《蘭亭序》感興趣了。

  《蘭亭序》的名氣好大,我讀小學的時候就聽說過它了。當時眷村中的長輩們,能寫毛筆字的多得不得了,但不論他們鑽研的是哪一家的碑帖,擅長的是哪一種書法字體,幾乎都推崇《蘭亭序》飄逸流暢、行雲流水、筆力雄健。

  從長輩們的口中,我知道《蘭亭序》是王羲之的作品,有「天下第一行書」的美譽。他們說當時是晉朝,有41人參加「蘭亭集會」,輯詩37首,稱為《蘭亭詩》;《蘭亭序》就是《蘭亭詩》的序言,全文324字,凡是重複出現的字,寫法都不相同,其中的20個「之」字更是各具風騷。

  我也聽說,王羲之是帶著醉意,用特選的鼠鬚筆和蠶繭紙寫的。酒醒之後,王羲之又重寫了幾次,都不如他第一次寫得好。

  我更聽說,《蘭亭序》的正本已隨唐太宗殉葬,永絕於世。不過,唐太宗生前曾命人精心複製了一批摹本,賞賜給皇族和寵臣,這批「下真跡一等」的摹本同樣洛陽紙貴,歐陽詢、褚遂良、虞世南等書法家也都臨摹過《蘭亭序》。

  聽了太多之後,我就很想見識《蘭亭序》到底有多好了,也真的去博物館觀賞過,只可惜我畢竟肉眼凡胎,著實瞧不出所以然,我對《蘭亭序》的憧憬也就不了了之,就此打住了。

  前些天,偶然搜尋到白話文版的《蘭亭序》,再對照《蘭亭序》的原文,就對王羲之的文采大為驚豔了。他首先描述聚會的盛況及環境;繼而轉為感嘆人生短暫、喜樂無常;接著提出應該正視生死,不該荒誕度日、以免老來傷悲;最後說明記錄與會嘉賓詩作的用意,是為了給後人留下殷鑑。王羲之只用了324個字,就全部交代完畢了。

  我讀小學的時候就知道《蘭亭序》了,年過半百才知道《蘭亭序》寫了些什麼,這很荒唐嗎?的確是。然而類似的事情,我還真沒有少做過。我常常忽略口中的食物是什麼,只確定它很好吃;也只知道愛聽鄧麗君的歌,卻不一定留意她唱出來的歌詞在說什麼。的確夠荒唐的,虧我還自詡是文藝工作者呢。

arrow
arrow

    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