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如酸辣湯」是王蒙的作品,我在1988年讀過:

烹調學教授Q博士──品嚐了冰淇淋以後說:「缺乏酸辣湯的香味。」

吃了魚香肉絲以後批評:「一點也不清爽。」

吃了拔絲蘋果以後指出:「缺乏動物性蛋白質。」

吃了紅燒海參以後搖搖頭:「比老豆腐貴得太多。」

喝完豆汁以後嘆息:「哪裡比得上茅台酒。」

吃完涮羊肉以後,他大發雷霆的質問:「為什麼不把它做成冷食呢?」

  顯然,Q博士是「完美主義者」,他習慣否定、喜好評論。

  「完美主義者」主張追求高標準、追求完美。這個目標會讓他充滿動力,過程中充滿了樂趣,失敗時也會有極大的痛苦。能夠讓他走出痛苦的,永遠都是下一個標準更高的目標。據說,尼采(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)就是「完美主義者」。

  1988年、我還沒有脫下「社會新鮮人」的外衣。當時「完美主義者」當紅,它也是專家、達人的同義詞,因此我以「完美主義者」為:大丈夫當如是也。

  於是我也有樣學樣,開始勇於批評了;有人徵詢我的意見,我絕不放過表達的機會,沒人問,我更要自己找機會。所以,進步神速的,我說「還有成長的空間」,無懈可擊的,我說「仍有遺珠之憾」;被我看出問題的,當然有話說,我完全看不出問題的,就抿嘴露出神祕一笑,被人發現、追問了,我就說「別急別急,你等著看吧」。

  當編輯的那些年,我會因為一個錯別字、一個不怎麼洽當的用詞,就完全否定了整篇文章。如果作者與我的私交甚篤,我才會改口「瑕不掩瑜,不錯了」,這大概就是我說過最好聽的一句話了。

  後來,我也有作品亮相,開始接受檢驗……,我終於知道,現在輪到我勒韁入籠、候教管訓了。好心的朋友跟我說:「互相漏氣求進步嘛,何必放不開?你以前不也是這樣?」是啊,他們一點兒也沒說錯,孔雀開屏的時候,我偏偏要繞到後面、去看牠露屁股的醜樣子,我這不是自討沒趣嗎?

arrow
arrow

    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