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三哥從上海回來了,又把我們這幾個跟過他的小嘍囉約在一塊兒,聊起童年一起打彈弓、玩大富翁、偷地瓜、靠牆罰站的快樂日子,大家都好開心。

  我們都是眷村的鄰居,因為三哥在家裡排行老三,所以我們一直稱他三哥;三哥和太太也相識已久,他們倆的母親就是老同學、手帕交,所以三嫂當媽了還依舊叫他三哥。

  退伍之後,我們不約而同都在台北工作。三哥在傳播公司當主管,辦活動缺人手時,就把我們全部召去幫忙,子弟兵一條心嘛;在會場,別人叫他經理,我們還是叫他三哥,三嫂來探班也是叫他三哥。

  大概是叫他三哥的就能受到特別禮遇吧,於是就有愈來愈多的人也開始叫他三哥了。這種攀關係、套交情的「裝熟」行徑,三哥是非常不齒的,也認為根本就是肉麻當有趣。

  我勸他別把這事放在心上,當前社會上就流行這樣的風氣,流行向來是不可理喻、不照規矩來的。三哥那個老古板完全聽不進去的,忍了幾年也忍無可忍的時候,就到上海去創業了,他寧可聽人叫他「領導同志」還舒服一些。

  這一次回來,三哥是準備落葉歸根的,因為這幾年上海人也不叫他同志或先生了,而是叫他「親」,只不過是去「星巴克」買一杯咖啡外帶,都被店員「親」了四次,三哥覺得這簡直就是吃他豆腐。

  雖然三哥從小就對日本人、韓國人有偏見(這與中華隊常輸給他們有關),但是他很推崇日文、韓文在稱謂上的敬語。中國自詡為禮儀之邦,竟然如此親疏不分、沒大沒小,他是斷然看不下去、待不下去的。所以,即使被「星巴克」的店員叫了「老頭兒」,他都認為說得過去:「我今年滿65歲,沒禿的地方也都白了,不是老頭兒是什麼?」

  三哥剛回台灣,大概還沒有看電視,他如果留意到「歐巴」的流行程度,我就不知道他又會怎麼想了。祈禱吧,希望三哥不會留意到,或者可以大而化之、見怪不怪,我可不想又要和他相隔兩地,好幾年才能再聚一次了。

arrow
arrow

    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