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定居美國多年,年初帶兒子回逸仙路老家省親,居然會打電話給我。她並不是特別懷念我,她也試著找過好幾位了,其中只有我沒換過手機號碼。

  她找我也不是要敘舊,而是劈頭就問:「你知道褡褳火燒吧?」

  來龍去脈是這樣的。她跟兒子去「都一處」吃飯,服務生特別推薦了「褡褳火燒」,一份四個,個大料足餡飽油多,就像是巨無霸size的鍋貼。她自知胃口小,還不確定能不能吃得完一個,只好嘆為觀止。兒子剛15歲,對於鍋貼、餡餅、煎餃之類的麵食一向都有好感,四個「褡褳火燒」被兒子吃得精光。

  然後她進入主題了──兒子問:它為什麼叫做「褡褳火燒」?

  服務生不知道,經理又外出了,她只好自己上網查。「火燒」比較容易解釋:表面沾滿芝麻的叫「燒餅」、沒沾芝麻的叫「火燒」,這是老北京的習慣用語。「都一處」最初是乾隆三年(1738年)在北京開店的,大概沿用了個名稱;兒子回想當天也吃了醬肉燒餅,兩相對照,看樣子是確有這麼一說。

  「褡褳」就難解釋了。它是一塊長條形的布,兩端各有一個口袋,是男用的隨身置物包;褡褳也有大有小,大的披在肩膀上,裝書本、乾糧、水煙袋,小的則掖在腰帶上掛著,裝玉珮、懷錶、鼻煙壺。在清裝和民初的影視戲劇中,常常看得到褡褳。

  再繼續查,「褡褳」原本是摔跤術練家子的短上衣,上面有夾層,方便裝經常要用的小東西,後來脫離了衣服的形式,演變成隨身包。

  然而「褡褳火燒」既不像短上衣,也不像隨身包;朋友就不知道它和「褡褳」有什麼關係了。她舐犢情深,雖然兒子是ABC,但她希望兒子多知道一些中國的傳統,於是多方詢問,也就這樣找上我了。

  如果讓我看到「褡褳火燒」,我是一定會吃的,但我哪會知道「褡褳火燒」和「褡褳」有什麼關係?由於朋友不恥下問,倒是促使我靈機一動:「妳就跟兒子說,以前的人買褡褳火燒,都是放進褡褳裡、邊走邊吃的。」

她:有這說法嗎?你是在哪裡看到的?若沒證據、他是不會信的。

我:如果他不信,妳就去買一個火車便當給他,反問他、這便當哪裡像火車吧。

arrow
arrow

    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