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16月,《大地地理雜誌》報導了高雄市,當時那一批高雄老哥兒們早在年初就聽我提起此事了。因為我是《大地》的主編,高雄又是我生於斯、長於斯的故鄉,所以他們願意拭目以待,也給了我許多的建議和祕辛。畢竟我20歲之後就常待在台北,對於高雄的認知絕對不如他們博大精深。

  65日、6月號《大地》出版了;才過一天,我就接到老哥兒們的電話:「太讓我失望了!高雄有那麼多值得介紹的題材,你卻挑了最浮面、最表相的,台灣有誰沒聽說過鹽埕區、高雄港、中鋼啊?虧你還是高雄人呢!」

  老哥兒們愛鄉心切,我無言反駁。至於我,那半年其實一直是近鄉情怯、又期待又害怕;我也不知道:該用在地人的觀感推薦高雄好呢?還是該用外地人的觀念去認識高雄比較合適。

  我和總編輯討論過,他認為該用後者;前者儘管一定深入,卻未必能淺出,讀者一旦掉進去,會見樹而不見林。

  那一期的「高雄專題」才56頁,能報導的面向其實很有限。就像是外國人初訪台北一天,帶他去看看101、故宮、國父紀念館、中正紀念堂、總統府、圓山、陽明山和那幾座城門,已經足夠他勾勒出台北的大概模樣了。如果硬把迪化街、徐州路、康青龍、溫羅汀、寶藏巖、牯嶺街加進行程裡,可能適得其反。

  我於是懂了,這應該也像請外國人吃飯一樣。就算我極度傾向推薦臭豆腐、鐤邊趖、豬血糕、麵線糊,卻仍然必須從我最不愛、但外國人最能嚐出味道的筵席菜、buffet入門,否則貿然帶他進了夜市,一定會把他嚇到食不下嚥。

  循序漸進,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,我還有得鑽研呢。20016月的「高雄專題」只是初學乍練,本想持之以恆、終底於成,《大地》竟先我一步而去,掩面棄我這個半調子不顧了。

arrow
arrow

    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