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今天說的這一件事,是住在基隆的王教授告訴我的。我已得他同意轉載,他還誇我的採訪功力不減當年。

  1985年的年初,他去宜蘭做田野調查,途經一座年久失修的廟,他有感而發,就寫下了:

曾經也雕樑畫棟、紅牆綠瓦

如今已蛀蝕剝落、蛛網斜掛

石獅依舊挺拔,在這夕陽西下

香爐已無餘溫,龍柱已褪鉛華

雖有鼓但也開綻,雖有鐘但也瘖啞

塵封的金身菩薩,祢為什麼還是不說話?

  王教授是社會學的教授,他知道信仰在民間的重要性,但是他不明白、神為什麼向來都只是默默的看著苦難蒼生,卻不對人說話,還不如任何一位敢仗義執言的黎民百姓。

  當年我只是一名小編輯,還需要向王教授請教一些社會學方面的問題,「神不對人說話」是他都不明白的事情,豈能容我置喙?後來因為王教授經常做田野調查,要約他並不容易,我們就漸行漸遠了。

  我離開職場之後,有一次與王教授不期而遇,那一天在閒聊中,我忽然又想起「神不對人說話」這件事了,他倒是說已經有了答案,而且還是一位擅長拍攝古裝歷史電影的大陸導演開導他的。

  導演認為,中國五千年來的每一次成王敗寇,就只是「順天應人」而已,也就是順應天道和人心。然而人心難測,人心思變時,「以不變應萬變」的都成了絆腳石,人必除之而後快,無理可講。天道更是再怎麼有理都講不清,否則老子就不會說「道可道、非常道」了。

  所以,黎民百姓面對天道、人心只能順應,即使是神,也一樣只能順應。神與人倒是有一點不同,就是神可以預見結局,只是天機不可洩露。導演以秦朝末年的陳勝、吳廣揭竿起義為例,神能夠去跟他們倆說「回去吧,別白費力氣了,將來的天下是劉邦的」這樣的話嗎?

  畢竟秦必亡、漢必興,這是天道,就是天意。至於順應,就是在這個趨勢之中演好自己的角色,即使是替人墊腳、為人作嫁衣、給人當馬前卒,仍然是天意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有什麼用?用在哪裡?還是要看天意怎麼設定。只不過,人一旦知道天意怎麼設定之後,就一定演不好自己的角色了。

  撇開國運局勢不說,就講有人掉了錢包好了,導演認為,我們豈能知道,這錢包不會被一個急需用錢的人撿到呢?又豈能知道,這人若沒有撿到錢包,就不會去偷搶拐騙呢?所以「有人掉了錢包」不也是天意嗎?掉了錢包的人想要找回來,去問神,神能告訴他是誰撿去了嗎?

  於是王教授跟我說,他知道神為什麼不對人說話了。他認為,人要修行,神也要修行,而修行的法門只在於:閉上嘴,靜觀天道運行。

arrow
arrow

    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