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201696日,我參加了「呂泉生百歲誕辰紀念音樂會」;但與其說這是一場音樂會,我卻認為更像是一場同學會。

  呂泉生指導「榮星合唱團」34年,任教「實踐家專」29年,當年稱怹「呂老師」的那一群學生,現在年輕的將近40歲,年長的超過70歲,今天晚上就來了好幾百位。有的在台上唱,有的在台下聽,歌聲傳入他們的耳朵之後,就立即自動轉成了他們還在上課的影像……

  根據統計,呂泉生改編、創作的曲目有200餘首,當年沒有被怹親自指導,但參加過合唱團、學過聲樂的學生,又有誰沒唱過呂老師的歌?這些學生,今晚的音樂會上也不少見,我看見他們的嘴唇隨著歌聲嗡動著,我知道他們是在回味,回味那耐人尋味的當年。

  這難道不是同學會才會有的情景嗎?

  讀大學期間,我也參加過「榮星合唱團」,也稱怹「呂老師」。之後由於服兵役、找工作,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曾接觸呂老師,也無暇接觸合唱。那時台灣的經濟情況正好,發展空間正多,拚命向前衝都唯恐不及了,哪有時間分心旁騖呢?昔日歲月再怎麼好,我也不想去反芻回味了。

  然而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這痕跡是不會消退的,在我即將邁入耳順之年的時候,說得更準確一些、就是今天晚上,在台北市政府二樓的「親子劇場」、呂老師的巨幅肖像前面,我又回到「榮星」裡面了。

  看著呂老師的巨幅肖像,我會懷念怹,也更羨慕怹。怹有機會在自己的興趣裡面、發揮自己的專長,樂此不疲,而且從壯年一直做到退休;即使是在百年之後的今天,還能帶給我們那麼多美好的回憶。

arrow
arrow

    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