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為父母者多屬樂觀,孩子才能騎木馬,父母便幻想他將來指揮十萬貔貅時之馬上雄姿;孩子才把一曲抗戰小歌哼得上口,父母便幻想著他將來喉聲一囀彩聲雷動時的光景,孩子偶然撥動算盤,父母便暗中揣想他將來或能掌握財政大權,同時兼營投機買賣;……這種樂觀往往形諸言語、成為炫耀,使旁觀者有說不出的感想。──梁實秋《雅舍小品/孩子》

  梁實秋寫「孩子」的時候是抗戰時期,我看《雅舍小品》的時候正在讀國中,相距30年了,仍然有這種樂觀的父母;現在,我國中畢業已經40年了,還是有這種樂觀的父母。

  父母疼愛子女,那是天經地義,現在尤其主張「要讓孩子在鼓勵中長大」,我明白其中的道理,想想這一批國家未來的主人翁,他們的前程似錦、責任重大著呢,剛萌生的苗芽、剛形成的花苞,哪能禁得起摧折?我也有孩子,我知道的。

  回想我自己,小學一年級曾經得過全班第一名,我捧著獎狀回家炫耀,父親的嘴角可能上揚了一下,母親沒說什麼,只是催促我趕緊去洗澡、做功課。當天晚餐,桌上有我愛吃的菜,那個週日,怹們帶我去了「大新百貨公司」的遊樂場。僅此而已,父母的同事、朋友、親戚鄰居無人知道我得了第一名。

  那一張獎狀,父母倒是允許我掛在牆上,但不是在客廳,而是我書桌前的那一面牆,之後只要我的成績掉下來了,父母會叫我到獎狀前面壁思過:「好好看看吧,你不是不行,只是沒用功。」

  我的父母是這樣鼓勵我的,我沒敢忘記。

arrow
arrow

    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