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

影片編製: 王澄宇

 

        唱校園民歌,回想起當時的年輕歲月,真好,最好的感覺就是──有夢。年輕過的人有很多,卻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夢,更不是每一個夢都有機會變成真實。相較起來,我們這一代被校園民歌薰陶長大的,真是何其有幸!

  校園民歌就是我們的歌,它唱的是我們的心情、我們的故事。在校園民歌演唱會上,歌手是跟我們一樣的年輕人,甚至就是我們的同學;他們的穿著,是跟我們一樣的T-Shirt、牛仔褲、球鞋。他們自己寫詞、自己譜曲,在這個創作領域裡,他們可能懵懂無知、可能不食人間煙火、可能初生之犢不畏虎、也可能為賦新詞強說愁……。但是他們唱出了我們的心聲,我們當時眷戀的、憧憬的、在意的,不就是這個嗎?

  校園民歌陪伴著我們的校園生活,我們也陪伴著它、從校園裡傳唱到大街小巷;就這樣一把吉他走天下,竟然在群星會、鄉土民謠、西洋音樂之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。於是,中廣開闢了「中西民歌」時段,台視推出了「大學城」節目,新格唱片、海山唱片創辦了「金韻獎」和「民謠風」民歌創作比賽。校園民歌原本不值前輩一哂、不受長輩關愛,我們生逢其時,也就這樣眼看著它也能出得了廳堂、上得了檯面,還成為19701990年代的台灣主流音樂了。

  至於校園民歌為什麼能有這樣的因緣際會?這就得回溯到1970年代以前。那時,「還我河山、反攻復國」仍是台灣的主流思想,而且台灣的經濟還在仰賴美國的援助,台灣年輕人喜愛的音樂也是西洋音樂。可是,美國總統尼克森卻在1972年去大陸親善訪問了。

  這是怎麼回事?我們的老大哥陣前倒戈、琵琶別抱了!那我們還要唱美國人的歌嗎?但不唱這個、我們又要唱什麼呢?到了1976年,這個問題有了答案。就在淡江大學的一場西洋歌曲演唱會上,李雙澤跳上了舞台,他扔出手中的可樂瓶,激憤地質問大家:「為什麼唱的都是西洋作品?我們自己的作品在哪裡!」然後拿起吉他、開始唱他自己改寫的〈少年中國〉,全場的人頓時歡聲雷動。

  這就是校園民歌史上著名的「淡江事件」,也正式在全國校園裡掀起了一片民歌運動。那一個可樂瓶,絲毫不亞於蘆溝橋事變的第一槍!

  其實「淡江事件」之前,楊弦、胡德夫、洪小喬已經在唱他們自己的歌了,只是我們有一個通病,從小到大都是看著父母師長的眼色行事,所以非得被可樂瓶敲醒了之後,才會驚覺「原來我們也行」。校園民歌的浪濤既然掀起來了,我們跟著下去推波助瀾,然後才又驚覺「原來我們這麼厲害」。

  我們以前唱歌怕被人嫌,所以只會約幾位同好、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去唱;有了校園民歌之後,就哪裡都能唱了,只要吉他響起、歌喉放開,人會愈聚愈多。認識校園民歌的就一起唱,因為我們唱的是我們的歌;不認識校園民歌的,就請傾聽我們唱我們的歌,我們已經敢勇於表現自我了。

  校園民歌的輝煌期在1990年代結束,有人說校園民歌的餘波盪漾、在今日的歌手和曲風之中仍然綿綿不絕。這一部分,不妨保留給藝術評論者去發揮。我們知道的是,校園民歌讓我們的青春不曾留白,也讓我們樂於向年輕的一輩炫耀我們曾經有過的驕傲。

arrow
arrow

    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