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據說在史前時代,有一大片桂樹森林橫亙於廣西省的東北部一帶,「桂林」之名就是因此而來的。我去桂林的時候,當地人也和我說過:「一到秋天,桂林滿街都瀰漫著桂花香,濃得揮都揮不散。

可惜我初到桂林的時候是在1988年的夏天,桂林悶熱得像是一座蒸籠,前往市區的一路上,我刻意搖下了車窗,沒聞到桂花香,塵土、汽車黑煙倒是撲了滿臉;觸目所及都是正在興建中的工程,拓寬馬路、蓋高樓大廈。1994年冬天再去桂林,現代化城市的模樣已大致成形,雖然連日陰雨綿綿,破壞了不少遊興,然而卻增添了許多親切感,看來冬季的桂林與台北倒有幾分相似之處,這樣蠻好,我也不再覺得桂林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了。

桂林不是山城,但境內卻多石山,山不高,大約都在1000公尺以內,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公尺左右,然而在平地忽起忽落,顯得孤傲不群,彼此之間也顧盼自雄,各擺出一副向上猛衝、存心挑釁地心引力的架勢。清朝文人袁枚曾對桂林的山勢作了一番描述:「前無來龍,後無去蹤,突然而起,戛然而止,西南無朋,東北喪偶,較他處山尤奇。」的確是桂林群山的最佳寫照。

有一位外國記者說,桂林的山看起來不像是山,倒像是一座座的金字塔。我卻認為它們像是被人隨手丟棄的一些竹筍,有的還被啃了幾口,看起來活似駱駝、或是正在用鼻子吸水的大象的模樣。

可是地理學家的說法則不然,這些在我們直覺認為是山的突狀物,其實是高原地面逐漸溶蝕之後的殘餘,也因此使得它們的姿態如此筆直崢嶸。即使在擁擠的桂林市區內,亦有不少峭峰峻嶺,成了桂林的特有指標,外地來的人不須要看路標,只要眼前出現這種猙獰突兀的山勢時,就知道桂林到了。

「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」,對於這種說法的堅信程度,想必是全中國一致的。也因此幾乎桂林的每一座山都擁有一段神奇傳說,甚至於「伏波山」上的一處齊整的斷崖裂縫,他們說是「伏波將軍」馬援的試劍石;「穿山」下可容小巴士通行的洞口,也說是被漢朝「南越王」趙佗一箭射穿的,言之鑿鑿讓人似信似疑,還真有不少遊客專程趕來一探究竟。

唯獨「獨秀峰」腳下的桂林王城,那是明朝初年「靖江王」朱守謙的府第,反清復明的南明桂王在此登基,也是清初三藩之一的「定南王」孔有德的定南王府,確是真人真事,後來雖然改為廣西師範大學,但是封建王城的建築都保存良好,只是鮮少有遊客的蹤跡,我在此很意外的享受了一整個下午的清閒。桂林在如今這個觀光客人滿為患的時代,沒人打擾的所在愈來愈少了。

1949年之後,由於大陸的工業力量多集中在沿海一帶的城市,有關當局希望內陸的城市也能夠大規模的建設工廠、提高生產,因此桂林也迅速邁向「社會主義工業城市」,當時的桂林到處煙囪林立;但是自從大陸開放觀光以來,由於沒有遊客愛看黑煙籠罩的城市,所以桂林又改向觀光努力,修復古蹟、保護大小風景名勝,「我們會讓桂林成為秀水婉約、奇峰獨拔、煙波渲染的山水風景的代名詞。下一次你再來時,桂林會更有看頭。」一位中共官方幹部向我拍著胸脯保証。

我差一點就相信他的保証了,直到我在「七星岩」目睹一群觀光客為止。

這群人在石灰岩溶洞裡隨手採擷、追逐碰撞,人影在七彩燈光照射之下形同鬼魅,尖銳的喧嘩聲在曲洞岩壁之間迴盪,久久不散,更甚者是有人在洞中的溪流裡洗腳,同時還像是發現了寶藏一般的大呼小叫、招朋引伴,於是一汪清泉連同倒映的景緻霎時被攪成濁漿;沙沉水淨之前,我也看到一根菸蒂在水面上打轉。

我永遠記得當天我是以什麼樣的耐性靜候他們通過以後,才按下快門的;也永遠記得在另一批喧嘩聲愈來愈近時,我是在什麼樣的情緒之下倉皇退出「七星岩」溶洞的。

之後我去了「蘆笛岩」,那是桂林另外一處與「七星岩」齊名並列的溶洞奇景,遊客情況大同小異,但是我的心情卻改變了許多,因為我忽然覺得自己有必要為這一處瑰麗景緻留下記錄,天曉得等到我下一次再來時,它會變成什麼模樣?

桂林的山為數不少,但是桂林的水就單純多了,只有灕江和數得出來的幾條小支流,然而山水甲天下的桂林,其山水之美卻總結在一條灕江上,灕江的精華地段就是從桂林往陽朔的83公里水道。

灕江發源於廣西省北部的海陽山,源頭非常接近湘江,秦始皇時曾在此開鑿靈渠,以連接長江、珠江兩大水系,後人所謂的「湘灕同源」,指的就是這裡,只是靈渠早已徒具河道,航運功能也盡失,不過名氣仍在。

由於桂林一帶盡是石灰岩地形,具有沉澱與過濾雜質的功用,灕江的水因此特別清澈,從船上就能看見江底隨波晃動的水草,兩岸風景倒映水面,使得水天一體,更將兩岸景緻複製得如夢似幻,白雲在水底飄動,長篙點破天空,山巔泛起漣漪,魚游鳥飛交錯,隨著船舶前進,水中景物亦像走馬燈一般的變化無窮,時而參天絕壁,時而豁然開朗。而船舶劃過水面,猶如剪開綠紋緞面的絲被,湧出如雪白新棉一般的浪花,凝靜的山也因此有了動感,待波平浪靜之後,萬物也隨之聚合,了無痕跡。

導遊說:「這是灕江美景的一絕。」我也聽說如果在春夏交接之際來此,往往一場雨後,滿江都是淡淡的煙霧,正是著名的「灕江煙雨」。

從桂林到陽朔一線乘船遊江,是「中國旅遊局」的獨門生意,他們除了在江面上擁有十幾艘大型豪華遊艇之外,還有專屬巴士至各家飯店接送旅客,一般個體戶很難和他們競爭;此外在陽朔的碼頭附近,中國旅遊局還安排了漁夫利用鸕鶿捕魚的表演,供遊客拍照留念。當然,遊客拍照是要付費的,而且也並非每一個漁夫都有資格來此表演,因為這些表演者都領有中國旅遊局核發的執照,他們以此維生,也必須按時向旅遊局繳稅。

表演者大半都是老人,打扮也幾乎一致,都是肩挑鸕鶿、腰插旱煙袋,腳邊停靠著一葉兩頭翹起的竹筏,大概非如此不足以表現灕江漁夫的特色。只是他們在面對相機時,笑容裡少了一份靦腆,多了一份僵硬。

要看真正的灕江鸕鶿捕魚,必須在晚上才有,因為夜裡的魚行動遲緩,而且會受燈光的吸引浮出水面,方便鸕鶿捕捉。因此中國旅遊局特別在陽朔附近的江面上安排了捕魚表演,除了可以增加觀光收入之外,也可以算是一種體貼遊客的作法。

鸕鶿的學名叫做「鵜」,體型大如鴨子,但比鴨子狹長,上喙尖銳且呈彎鉤形狀,趾間有蹼,頸部有嗉囊,可以儲存食物,灕江漁夫利用鸕鶿捕魚,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,國外的生物學家特別稱此為「中國捕魚法」。

灕江漁夫每人至少都豢養著四、五隻鸕鶿,先把牠翅膀上的大毛剪掉,讓牠不能飛;再將鸕鶿的腳用繩子拴住,以防牠一去不回;然後一整天都不餵食,於是鸕鶿到了江裡就會急著抓魚,可是牠的頸子早已被草圈或鐵環箍住,叼到了魚以後也嚥不下去,這時漁夫就扯起繩子將鸕鶿拉回船上,取出牠嘴中的魚、再把牠丟回水裡。魚簍子裝滿了以後,漁夫才會解開鸕鶿頸部的束縛,放牠們去江裡飽食一頓,同時準備收工回家。

陽朔飯店的櫃檯一直向我遊說,希望我參加當天晚上乘遊艇觀賞鸕鶿捕魚的行程,我沒有答應,等到夜色完全籠罩下來以後,我在碼頭邊找到一位願意載我一起去捕魚的漁夫。他姓張,這個姓氏原本沒有什麼希奇,但是陽朔一帶的漁民,十個有八個都姓黃,姓陽的也不少,他的姓氏在這裡可算是很少見了。

當天晚上的灕江,除了捕魚的竹筏以外,另有一艘載著觀光客觀賞鸕鶿捕魚的遊艇,燈火輝煌,把江面上暈染得十分有詩意。我搭乘的小竹筏一直和遊艇保持著一段不遠不近的距離,後來遊艇回航,張先生也開始準備收工,但是他的魚簍子裡面至少有一半是空的。

這樣就夠了嗎?」我指著魚簍子問他。

無所謂,我也不靠捕魚過日子。」他回答。原來他也受雇於中國旅遊局,專門為遊客表演的。

因為這幾年遊覽灕江的人愈來愈多,把陽朔附近的魚都趕到下游去了,漁獲比起以前少了很多,但是灕江上若是不再有鸕鶿捕魚,絕對會直接影響遊客在陽朔停留一夜的意願,因此,原本屬於生產事業的捕魚,也搖身一變為觀光事業了。

自從大陸開放旅遊以來,觀光事業已成為各地的重頭戲,就連廣西省北部的重山疊嶺地區,在1988年間也打出了少數民族旗幟,大肆推動觀光事業、招徠遊客了,我就是在那一年去造訪的。

從桂林向北行約50公里、進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山區地帶,其中有一個名為「龍勝各族自治縣」的地方。所謂「各族」,意思就是說這裡包含了好幾個少數民族,但以壯族、侗族、苗族、瑤族的人數最多。

龍勝各族自治縣,簡稱為龍勝,從秦朝以來就不受朝廷重視,對於這處瘴蠻之地,朝廷也一直實行「附則受,叛則棄」的羈縻政策。清順治年間曾在此設置「桑江司」,乾隆時,桑江司所屬的幾支少數民族叛變,殺死了清廷派駐在桑江司的官吏,後來清廷派軍遠征、討平叛亂,乾隆皇帝為了誇耀自己「龍戰勝苗」的武功,遂將桑江司改名為龍勝廳,沿襲至今。這是龍勝地名的由來,在龍勝縣誌辦公室之中的《龍勝廳誌》裡還有詳細的記載,只不過包含龍勝的本地人在內,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一段故事。

從桂林到龍勝,有桂林市所屬的公共汽車可以搭乘,但是車程卻要七個小時,因為途中常常有人要上車下車,而且路面實在顛簸得可以,車速經常在每小時十公里以下,這種路,大概只有山羊才願意走,以致於到了龍勝市區下車以後,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腳就像是踩在海綿上一樣的不踏實。

我當天晚上預訂的溫泉旅館是在龍勝市郊的山區,但溫泉其實並不是吸引我去龍勝的主要因素,因為我早聽說過龍勝的「龍脊十八寨」盤山梯田,那是廣西十大美景之一。

龍脊十八寨在高山上,居民多是壯族,這是因為壯族遷入的時間較晚,緊臨溪流的山間谷地都已被別的族人占據,因此他們才住在高山上,也因此,山上凡是有水的地方都築成了渠道,能開墾的地方都闢成了梯田。大多數的田地都是寬度在50公分以內的「帶子丘」,相差的高度也大約是50公分。一座山上最多能開墾出400多層梯田,望去只見一層疊一層、一環套一環,非常有規律地一直升向白雲繚繞的山巔。盤山梯田,果然名不虛傳。

侗族最早遷入龍勝,所以多居住在山谷之中的溪流旁邊,他們的村寨非常容易辨認,村口有尖頂列柱、兼可乘涼擋雨的「風雨橋」,村中有飛閣重簷、呈寶塔形式的鼓樓。雖然名氣最大的風雨橋是三江縣的程陽橋,保存鼓樓最完整的地方是貴州省的從江,都不在龍勝,但是龍勝侗族建築的可看度仍然極高。而且由於龍勝侗族的村寨比較小,居民也不多,侗族人又特別好客,所以,和當地人混熟了以後,下一次再來時只要事先通知,全村的人都會站在風雨橋上歡迎。

侗族男子的服飾五彩華麗,女子卻反而樸素單調,這是因為侗族原本是母系社會,男人必須盡其可能的打扮,才會得到女人青睞。母系社會制度目前已經不再有,但是他們的傳統服裝卻依舊引人注目;而且侗族女人雖然衣著樸素單調,她們的頭飾上卻別出心裁,尤其是待字閨中的少女,頭上就像是紮了一個花籃一般的鮮艷繽紛。

苗族的服飾崇尚整片的大紅鮮黃,映著陽光格外耀眼;至於瑤族的服飾,則繡工簡直驚人,一件衣服繡了五、六年才穿上身也不足為奇。聽說到了「三月三」的民族節慶,各族人都會穿上最好的服裝出來爭奇鬥艷,那時連滿山怒放的鮮花都會相形見絀了。

除了「三月三」的民族節慶以外,一般人在舉行婚禮時也會穿上傳統服裝,可是平常日子裡就不是這種情況了,襯衫、T-Shirt是常見的裝束,也有人披著一件舊軍服就出門了。

趕時髦、圖方便,本是人之常情,無可非議,但是在廣西省打出少數民族旗幟、大肆推動觀光事業的同時,如果少數民族自己也不穿傳統的服裝了,不知道中國旅遊局是不是也會雇一批人盛裝打扮、甚至也載歌載舞一番,供遊客拍照留念?

我不是不愛花俏,我也挺愛看熱鬧,但我就是見不得裝模作樣、裝腔作勢,那不自然;它不自然、就讓我不自在,我會不由自主的為它著急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