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相同的情況,但是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,就會產生不同的評論。所以羅素的「你我他定律」之中有這麼一條:我經常想到更棒的主意;你總是變卦,難以捉摸;他出爾反爾,說話像放屁一樣。

  之前說過的話、後來又被自己推翻了,的確會讓人無所適從。這種「覺今是而昨非」的情況,我也曾經遇過,而且是發生在我景仰的漢寶德教授身上,事情的肇因則是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。

  玻璃金字塔是羅浮宮美術館的入口,由貝聿銘設計,在1979330日落成;塔高21.6公尺,底寬35.4公尺,塔身有四個面,每一面都由600多塊菱形玻璃拼成。

  漢教授是建築界的大師、古蹟修復的專家,怹並不否定貝聿銘的設計,但認為擺在古色古香的羅浮宮裡實在不搭調、也格格不入。以往,漢教授介紹歐洲古典建築時,經常以羅浮宮為範例,有了玻璃金字塔之後,怹就不願意再提羅浮宮了。

  1981年~1995年間,漢教授擔任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」館長,曾數度去羅浮宮觀摩;當時怹已經跳出建築學、古蹟修復學的範疇,進入博物館學了,因此對玻璃金字塔也有了截然不同的評價。

  怹說,把羅浮宮視為歐洲古典建築時,它並不需要玻璃金字塔,然而羅浮宮也是美術館,那就很需要這樣一個既突出又搶眼的門面了;否則遊客進入羅浮宮的中央廣場之後,很難迅速找到展覽大廳的入口處,除了玻璃金字塔,也沒有一個可以拍一張「到此一遊」的地方。

  羅浮宮始建於1190年,曾經用作監獄、堡壘、兵器庫、財寶庫,以及皇家的住處,也因為不同的用途而經歷過許多次的改建、擴建;直到1793年,才改為美術館,向公眾開放。

  雖然羅浮宮還是羅浮宮,只要用途改變了,就免不了要改建;漢教授也仍然是漢教授,只要職位、頭銜改變了,觀念也就必須跟著改變。這是我最景仰漢教授的地方,怹不會拘泥舊論、墨守陳規。

  我也在大陸拍的連續劇中看過:朱元璋的駙馬犯了國法,他就殺了駙馬,讓女兒變成寡婦,朱元璋是父親、更是國君,他必須這樣做;台灣的明鄭王朝勾結蒙古一起反清,康熙就把女兒嫁到蒙古和親,然後先滅明鄭、再滅蒙古,也是把女兒變成了寡婦,康熙是父親、更是國君,他也必須這樣做。

  換了位置,就要換了思維。我認為「屁股決定大腦」是應該的。

arrow
arrow

    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