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完兵役之後,鐵蛋兒在台北找到了工作,定居下來了,那時他的爸媽還住在左營的眷村老屋裡。鐵蛋兒是獨子,一直不放心老人家自己住,去年終於換了一間50坪的大房子,就把爸媽接來了。

  搬家的時候,他爸還帶了一根十字鎬上來,用一床舊被單密密實實的包著。鐵蛋兒知道這一根十字鎬是有來頭的,但他的兒子沒見過十字鎬,很好奇,使盡洪荒之力纏著爺爺打開來給他看。看到之後,他脫口而出:「哪裡有十字嘛!應該叫做一字鎬才對。」

  兒媳婦也說:「是啊,就只剩下一根木棍套著一個鐵箍了,哪兒來的?怎麼會磨成這樣?」

  他爸側過頭、笑著看鐵蛋兒,鐵蛋兒明白他爸的意思,但是他說:「我看還是您跟他們娘倆講吧,這一根十字鎬的故事得您自己來說、才能說得出味兒。」

  於是他爸瞇著眼睛笑了:「那一年啊,鐵蛋兒還在他媽肚子裡呢,我們部隊移防金門,嘿!你們知道金門有一座擎天廳吧?那就是我們挖出來的……」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眷村媽媽有三項特質,一是能幹,一是節儉,一是固執。我不知別家的如何,但我媽就是這樣。

  大學期間,我在一位德國教授的家裡第一次吃到漢堡肉餅,驚艷之餘,回到家就跟我媽大肆吹噓。當時怹正在捏獅子頭,聽我說完之後,隨手拿起一個剛捏好的獅子頭一掌拍扁:「真是沒見過世面,我這就煎一片給你!」

  服兵役時,台灣的第一家「麥當勞」在台北市民生東路開幕,我立刻去買了一個漢堡,拿回家給我媽嚐嚐。怹吃完了卻嗤之以鼻:「這算什麼!哪有我做的好吃!」

  直到現在,非到萬不得已、推託不掉,我媽是絕對不會下館子的,怹老是覺得外面的東西不好吃又貴,錢都白花了,不上算!
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我小時候愛吃花生米,尤其愛抓一把放進嘴裡嚼,把腮幫子鼓得飽飽的,很滿足;從高中開始,我就愛吃帶殼的花生了。這事跟怹有關。

  怹在電影院的門外賣炒花生,論斤論兩秤著賣,我向怹買過很多次了,給電影院的地面貢獻過很多花生殼。那年頭,看電影是可以帶零食的,還不禁止抽菸呢。

  那一天的最後一場電影散場以後,怹向隔壁的麵攤老闆買了一杯米酒,又撿了一碗花生下酒。怹撿花生的時候,是一個一個捻起來先搖一搖,滿意的才放進碗裡。這個動作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
  怹見我站著不走,就笑了:「你不知道吧,花生要挑殼裡半空的吃才香。」我的確不知道,而且一向認為顆粒飽滿的花生米才好吃。怹告訴我,飽滿的花生米油質多,口味比不上乾癟的花生米。當年老北京街頭賣的「半空兒」,就是榨油廠淘汰下來的花生,發育不良,榨油不合適,當零嘴兒卻好吃得很。

  見我半信半疑的,怹就從碗裡拿了一些花生給我,還說:「吃花生啊,剝殼是一大享受,慢慢捏開,殼裂開的聲音很好聽,然後一次吃一粒,緩緩的、細細的嚼,不能急,急了嚐不出味兒。心浮氣躁的人只配吃花生米,一口吃一把,他們是上不了檯面,也不懂得過日子的。」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Feb 07 Wed 2018 05:02
  • 荸薺

  真的真的好懷念荸薺的滋味──

  時間已接近黃昏,採收荸薺的農人要回家了,我們這群小毛頭一陣歡呼,全衝進荸薺田裡,把他們翻起來的泥團逐一撥開檢查,裡面會有漏網之魚的。

  一發現真有荸薺,就如獲至寶,隨手在衣服上抹一抹,隨口啃掉了皮,立刻放進嘴裡大快朵頤。直到眼看天色已經黑了,這才依依不捨的回家。

  我們好像沒有因此生過病,倒是因為滿身滿嘴的泥而挨過揍。挨揍是家常便飯了,我們不會放在心上,隔天見了面又到處打聽:哪裡還有荸薺田?要採收了嗎?
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難怪我時常感嘆甘蔗不甜了

原來是我的吃法不復當年了

還記得最甜的並不是買來的

而是從糖廠小火車上偷來的

得手之後總是雙手各執一截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我願意從善如流,但無法認同媒體說的】

媒體:魚翅是在雞湯裡小火慢煨,我們要拒吃魚翅,雞湯就很美味了。

鯊:吔!吔!吔!

雞:……

媒體:植物有生命,但是因為感覺不到痛,所以不會產生怨恨,更不會因此結下冤仇,我們要改吃素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Feb 07 Wed 2018 04:52
  • 棒槌

  從小到大,我不知被父親說過多少次了:「你簡直就是個棒槌!」

  什麼是棒槌?我也請教過眷村裡的長輩。有的說、就是擣衣棒,擣肉泥作丸子的時候也要用棒槌。有的說、你爸是在罵你什麼都不會。有的說、就是頭腦簡單啊!如果你爸是南京人,會說你是個大蘿蔔。有的說,下回我帶你去澡堂子,你就會看到每個男人都甩著一根棒槌。

  說法不一,但是橫豎都沒有一句好詞兒。只有一位祖籍瀋陽的長輩說:棒槌是好東西喔,在東北啊,採蔘的都說人蔘是棒槌。

  我爸是青島人,山東與東北的淵源頗深的,所以,我爸是罵我還是誇我?我一直都不明白,也一直都不想搞清楚。怹還願意說我,那就是我的福氣了。
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父親是軍人,我讀小學、國中的制服,都是用父親的舊卡其軍服改的。1973年我上高中時,愛美得要命,怹還是拿舊軍服讓我改成制服,我當然不肯,父親就跟我說──

  1919年,國父改組中華革命黨、成立中國國民黨。當時國父住在上海,把自己的一件軍服拿到「亨利服裝店」改成便服,裁縫稱它為「中山裝」;後來蔣中正、陳誠、蔣經國、毛澤東、周恩來、鄧小平也都常穿「中山裝」。

  197268日的行政院會中,蔣經國提出十項行政革新,促使政府簡廉有效率。隔年的127日頒布《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》,同時限制公家機關用電(可以開電扇,不得開冷氣)。蔣經國也身為表率,把一件「中山裝」剪成了短袖,時人稱它為「青年裝」。

  我算什麼?哪能比得上國父、經國先生為國為民!也當然知道父親的話中含意,就乖乖拿著怹的舊軍服去裁縫店了。
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隔壁桌的那幾位年輕人,看樣子應是初出茅廬的上班族,他們用自己的閱歷、即興編出了一個情境。

  十二生肖聯手開飯店,每一位都展現了自己的專長──

龍/董事長。平日只管遊山玩水,逢年過節才來露個面,灑些甘霖,大家雨露均霑。

虎/執行長。沒事時就坐著,不怒而威,有事時出來吼兩聲,大家就鴉雀無聲了。

狗/經理。完成董事長、執行長交辦的任務,使命必達,儘管難免仗勢欺人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我生在眷村、長在眷村,從幼稚園到國中,我的同學幾乎清一色都是眷村子弟;讀高中開始,我才有了本省籍的同學。

  他就是本省籍的,來自鄉下農村,高一時跟我頗有交情,他常來我家吃飯,我也去他家住過。我們聊功課聊流行、聊電影聊音樂,都很有共鳴,聊前途方向、憧憬願望、國情局勢時,我們卻因為成長的背景不同,所以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。

  看法不一樣,其實並不影響我們的交情,高中生嘛,打打鬧鬧、鬥嘴絆腿是常有的事。然而,自從我們互謔是土台客、外省豬之後,情況就不一樣了。

  我受不了外省豬那三個字,他也受不了土台客那三個字,我就改與也說土台客那三個字的同學玩在一起,他就改與也說外省豬那三個字的同學玩在一起,直到畢業,我和他都不再說話了,高中畢業至今也一直失聯。

  我和他,或許看法不一樣、沒有辦法成為好同事,但興趣卻一樣、絕對可以成為好朋友的。我很後悔當年口不擇言,也愧對父母當年教我的「良言三冬暖,惡語六月寒」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