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發生在美國通用汽車的真實故事。該公司的龐帝克汽車(Pontiac)部門收到一封客戶抱怨信:

  「這是我為同一件事第二次寫信給你們,我不怪你們沒有回信,因為我也知道大家都會認為我瘋了,但這的確是事實。我家晚餐後甜點是冰淇淋,由於口味很多,所以每天飯後投票決定要吃哪種口味,然後我開車去買。但最近我買了一輛新的龐帝克後,問題就發生了。你們知道嗎?每當我買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時,車子就發不動。如果買的是其他口味,發動就順得很。儘管這個問題聽起來很豬頭,但我是非常認真的。」

  為什麼?儘管龐帝克的總經理心存懷疑,還是派了工程師去。工程師發現客戶是一位事業成功、樂觀,且受高等教育的人,顯然不是「神經病」或瞎掰。

  時間剛好是晚餐後,兩人於是往冰淇淋店開去。那個晚上投票結果是香草口味,買好冰淇淋回到車上,車子果然掛了。

  這位工程師之後又來了三個晚上:第一晚,巧克力冰淇淋,車子沒事。第二晚,草莓冰淇淋,車子沒事。第三晚,香草冰淇淋,車子秀逗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和他約定的碰面時間就快要到了,而我還陷在車陣裡,前方一直有車子插空隙變換車道,原本直向的行車路線都打結成麻花了。

  急中生智,我立即也插空隙轉入外車道,並迅速閃進右邊的巷道。巷道雖然窄了些,路程也長了些,但總能避開大馬路上的壅塞車陣,誰知道這一堵要堵多久!我可沒功夫跟他們耗。

  正慶幸我會當機立斷呢,阿婆出現了,怹的手推車上堆滿了回收的瓦楞紙箱。我不能對老人家按喇叭,這很沒禮貌,而且按了也沒用,巷道能有多寬?怹和怹的車要往哪裡閃?

  沒辦法了,急驚風遇上慢郎中,就跟著怹的步行速度往前開吧,堵在大馬路上的車主或許還會羨慕我能繼續前進呢。

  正這麼想著呢,阿婆看見電線桿的下面有紙箱、不走了,我就眼睜睜的看著怹把手推車支好,移步過去,彎下腰揀起紙箱,裡外都檢視了一遍,再逐一壓平,塞入手推車上的空隙裡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Oct 02 Sun 2016 00:47
  • 旅行

  關於旅行,「維基百科」是這樣定義的──很多人分不清旅行、旅遊的不同,其實它們是有區別的:旅行的重點在「沿途」,旅遊的重點在「目的地」。

  所以,我乘飛機去加拿大拜訪朋友,在他住的城裡吃吃喝喝逛逛,玩了幾天,這是「旅遊」;然後我們開車前往落磯山,看看日月山川冰雪,看看草木鳥獸蟲魚,又玩了好幾天,這是「旅行」。

  既然「維基百科」都說很多人分不清旅行、旅遊的不同,我也隨俗吧,就一概稱之為「旅行」好了,免得混淆,畢竟我還聽說:旅遊是跟團、旅行是自助。

  「讀萬卷書、不如行萬里路」,古有明訓。旅行是有好處的,既可以讓人增廣見聞,還可以讓人想家,感嘆一下「在家時時好,出外處處難」。我猜,極度戀家的人絕不輕言旅行,除了逃荒以外。我不約他去旅行就是了。

  至於增廣見聞,似乎也是各有所好,無可厚非。有人愛吃,有人愛買,有人愛玩,只要是沒有見過的,什麼都要試一試,並沒有統一的準則,這就是「拋開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,去看看異地的人怎麼生活」。所以,儘管同樣是肉臊飯,只是多加了肉鬆、沒有吃過,就一定要去嚐嚐了,增廣見聞!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因為聊起了手排檔的汽車,所以有人考我還記不記得「上坡起步」的步驟;我認為我應該記得,但是我不確定是18個、還是19個步驟了。就當它有18個步驟吧,反正我也沒本事再去開手排檔的汽車了,忘記這些步驟也無妨。

  開手排檔的汽車,「上坡起步」據說是最難練會的;即使它只有18個步驟吧,卻必須在五秒鐘之內做完,如果超過五秒鐘,排在我後面的車主就要按喇叭催趕了。萬一我一次未成、再來一次,甚至是汽車熄火了,還要再被數落「你會不會開車呀!」然後一定是愈緊張就愈出狀況。

  所以我認為我沒本事再開手排檔的汽車了,如今我能想出這18個步驟,就已經不只半個小時了。

  然而回憶起當年開手排檔汽車的時候,我倒是非常自豪的,眼耳手腳各有所用,且齊頭並進,瞧我多有本事啊!可惜當年沒機會去學學爵士鼓,否則我一定可以輕鬆上手、成就不凡。

  更早以前,我曾經欽佩一位彈鋼琴的朋友。我唱、他彈,他還幫我唱和音,所以他是同時看著琴譜和歌譜,邊彈邊唱,一心多用,了不起啊!然而在我學會手排檔汽車的「上坡起步」之後,我就不覺得他有多厲害了,有為者亦若是。當時有人批評金牛座的人反應遲鈍,我也非常不服氣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聽到垃圾車的聲音了,我拎著垃圾袋下樓,然後有一個玻璃瓶滑出來,碎在樓梯上了。

  我放下垃圾袋,回家拿來掃帚和畚箕,把碎玻璃全都掃起來,另找一個袋子裝著。再下樓,垃圾車已經走了,清潔隊員叫我把垃圾放在路邊,等他們明天再來收。

  回到家,我隱隱覺得不安,於是再拿了一個厚紙袋下樓,把裝了碎玻璃的袋子放進厚紙袋裡。

  回到家,我又隱隱覺得不安,於是再拿了一支筆下樓,在厚紙袋上寫了「小心,有碎玻璃」。

  回到家,我還是隱隱覺得不安,於是再拿筆下樓,在「小心,有碎玻璃」的下面再寫「字跡潦草,勿怪」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昨天去看「高年級實習生」,上車前遇到表哥,他吩咐我看完要寫心得報告;但是我回到家之後,一個字也寫不出來,就只是看著螢幕發呆。

  今天又想了一個下午,深深覺得,可能是我對這一部電影的期待偏差了。我誤以為片中的「高年級實習生」又將大展鴻圖、重振雄風,或是一敗塗地、落寞離場了。「美國的電影少不了英雄」,我是這麼認為的,這就像我認為「本土的電影必有丑角」一樣。

  銀髮族重回職場,這應該是當今美國社會的一個現象了,電影只是在陳述這一個現象。所以,職場該如何接納銀髮族?或是銀髮族該如何重回職場?都不是電影要傳達的。這也不需要鼓勵、不需要反省、不需要遏止,因為這是一個現象。

  現象就好比:我隨機選一個時間、選一個路口,架起攝影機拍攝半個小時,展現這個路口在這個時段發生過的事。其間或許會碰巧有大明星經過,或許有案件發生;但即使會有,仍然還是現象,只是會比較引人注意而已。

  不過呢,雖然「銀髮族重回職場」只是現象,但既然拍成了電影,又有重量級的演員領銜,我就看得津津有味了。尤其是開場的那一段口白,簡直說進了我的心坎,彷彿是我自己寫的一樣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朋友說

屋外大雨傾盆

屋裡泛濫成災

牆壁滲水

房頂滴水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今年的教師節已經結束了,我要再一次向全世界的老師致敬。也想說一個故事,送給全世界的「好為人師」者。老師是我推崇的,好為人師則是我不敢恭維的。

  故事出自《南北看》,是唐魯孫1976年的作品:

  民國初年,在北平的京劇界,若論花旦,于連泉(藝名:小翠花)堪稱「祭酒」。當時有一位後起之秀、名叫毛世來,也唱花旦,他一心想拜于連泉為師,于連泉始終不置可否。

  某日,幾位京劇界的大老約于連泉吃飯,酒酣耳熱時,就一起勸于連泉收毛世來為衣缽傳人,于連泉這才終於表達了自己的意見。他說:「毛世來的玩藝兒,我看過,唱作唸打都不含糊,我平心而論,頂多再有個三五年,花旦這一行絕對就是看他的了,拜不拜我為師、都是一樣的。既然這樣,他還用得著跟我學嗎?」後來誠如于連泉所料,毛世來果真成了一時翹楚,名氣、水準還在于連泉之上。

  我認為,于連泉實在不愧「祭酒」之譽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Sep 29 Thu 2016 16:15
  • 過關

  「我們看見了河岸,我們登上了河岸。心啊、安一安,氣啊、喘一喘;回頭來,再與那黃河怒濤決一死戰」,這幾句歌詞、出自「黃河船夫曲」。

  我知道有不少人曾經唱過,也有很多人曾經聽過,那是「闖過了一關」之後的心情寫照。我也喜歡忙裡偷閒,當下真是妙不可言;但我不喜歡有人擠進了車廂、或是擠出了車廂之後,就站在原地駐足不動了,讓身後的人進出不得,那就真是莫名其妙了。

  闖關、過關、再闖關,我相信這是很多人常做的事。從小到大,我求學、遊戲、工作、甚至交際娛樂,都是在闖關;即使有一些是樂此不疲的,有一些是逼不得已才勉力為之的,最後過關了都值得炫耀,自鳴得意也由此而來。

  這些年,我已認知「是關、就要闖」,否則就過不了。除非我壓根兒就不想過,才能躲就躲、能閃就閃,萬一僥倖被我閃躲成功了,我也會阿Q式的解讀為「輕騎過關」。

  我也得知,每一個人對於「過關」的定義都不同。低層的認為「今日事、今日畢」是過關,中層的認為「業績達到、薪水入袋」是過關,高層的認為「收到客戶的錢」是過關,老闆認為,下一筆生意若未浮現、就不算過關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我對兩種人最不客氣,最口不擇言;一種是無端惹我的陌生人,另一種是我熟識的人,尤其是經常見面的熟人。今天──

妻:真的耶,梅姬颱風果然在昨晚九點鐘就出海了。

我:果然是什麼意思?

妻:是啊,昨晚樓上的楊先生就告訴你了,你還說狗屁!

我:那又怎樣?昨晚明明就是大風大雨嘛,我這是依照常理判斷的啊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