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片編製: 王澄宇

 

        唱校園民歌,回想起當時的年輕歲月,真好,最好的感覺就是──有夢。年輕過的人有很多,卻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夢,更不是每一個夢都有機會變成真實。相較起來,我們這一代被校園民歌薰陶長大的,真是何其有幸!

  校園民歌就是我們的歌,它唱的是我們的心情、我們的故事。在校園民歌演唱會上,歌手是跟我們一樣的年輕人,甚至就是我們的同學;他們的穿著,是跟我們一樣的T-Shirt、牛仔褲、球鞋。他們自己寫詞、自己譜曲,在這個創作領域裡,他們可能懵懂無知、可能不食人間煙火、可能初生之犢不畏虎、也可能為賦新詞強說愁……。但是他們唱出了我們的心聲,我們當時眷戀的、憧憬的、在意的,不就是這個嗎?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影片編製: 王澄宇

 

我被人帶過,也帶過人,但我很疑惑。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據說在史前時代,有一大片桂樹森林橫亙於廣西省的東北部一帶,「桂林」之名就是因此而來的。我去桂林的時候,當地人也和我說過:「一到秋天,桂林滿街都瀰漫著桂花香,濃得揮都揮不散。

可惜我初到桂林的時候是在1988年的夏天,桂林悶熱得像是一座蒸籠,前往市區的一路上,我刻意搖下了車窗,沒聞到桂花香,塵土、汽車黑煙倒是撲了滿臉;觸目所及都是正在興建中的工程,拓寬馬路、蓋高樓大廈。1994年冬天再去桂林,現代化城市的模樣已大致成形,雖然連日陰雨綿綿,破壞了不少遊興,然而卻增添了許多親切感,看來冬季的桂林與台北倒有幾分相似之處,這樣蠻好,我也不再覺得桂林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了。

桂林不是山城,但境內卻多石山,山不高,大約都在1000公尺以內,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公尺左右,然而在平地忽起忽落,顯得孤傲不群,彼此之間也顧盼自雄,各擺出一副向上猛衝、存心挑釁地心引力的架勢。清朝文人袁枚曾對桂林的山勢作了一番描述:「前無來龍,後無去蹤,突然而起,戛然而止,西南無朋,東北喪偶,較他處山尤奇。」的確是桂林群山的最佳寫照。

有一位外國記者說,桂林的山看起來不像是山,倒像是一座座的金字塔。我卻認為它們像是被人隨手丟棄的一些竹筍,有的還被啃了幾口,看起來活似駱駝、或是正在用鼻子吸水的大象的模樣。

可是地理學家的說法則不然,這些在我們直覺認為是山的突狀物,其實是高原地面逐漸溶蝕之後的殘餘,也因此使得它們的姿態如此筆直崢嶸。即使在擁擠的桂林市區內,亦有不少峭峰峻嶺,成了桂林的特有指標,外地來的人不須要看路標,只要眼前出現這種猙獰突兀的山勢時,就知道桂林到了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幫朋友捉刀、代他完成這一篇,文中的「我」就是他──江永達

 

1993年,我看了一部電影「8000公尺死亡線──K2」,那是我第一次見識到喬戈里峰,劇中攀登喬戈里峰的過程更讓我為之震撼。

喬戈里峰是喀喇崑崙山脈的最高峰,地球表面上比它高的,只有珠穆朗瑪峰(聖母峰)。西元1857年,蒙哥馬利(Montgomerie印度的「英國測量局」工程師)測量出喬戈里峰的高度是海拔8611公尺,在他的測量工作表上,喬戈里峰的序號是「K2」(喀喇崑崙第二號)。由於這個名稱簡潔有力,後來各國的登山界人士都直呼喬戈里峰為「K-Two」。

全世界8000公尺以上的山峰之中,喬戈里峰是登山界公認最難攀爬的一座。稜線幾乎都是超過45度的陡坡,從基地營至峰頂的垂直高度達3600多公尺,陡峭如竹筍,而且遍布冰崖,可供紮營的平坦地方極少,往往要在冰壁坳處露宿,發生雪崩時,想躲都沒地方躲。喬戈里峰因此有「殺人峰」的封號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我的父母親都來自於山東,平常準備飯菜力求量多料足、粗條大塊,就怕我們吃不飽。所以蘿蔔湯裡的蘿蔔比湯還多,炸丸子的體積能和「獅子頭」相比,而且飯館裡的「獅子頭」一盤只有四個,我家的炸丸子可以疊成好幾層,像金字塔似的。

  年夜飯是年度大餐,份量更要豐富再豐富,據說是祖先會在除夕回來,不能讓怹們看見半點寒酸相。當然,也由於菜市場要到年初五才開市,所以要準備好幾天的食物,不得不豐富;況且在年節前的菜市場上,要買到常見尺寸的食材也不容易,它們都會莫名其妙的肥碩了,棗子大如蘋果、大白菜則像籃球,剝了殼的蝦仁都有手指粗,老闆也會說:「大才好啊,大吉大利,過年嘛。

  因此,我家的年夜飯總是直接裝盆上桌,盤、碟、碗派不上用場。但別以為只是這樣而已,廚房裡還有好幾鍋呢,不然哪夠吃到年初四?

  許多人家吃年夜飯講究「圍爐」,餐桌的正中央總要放一個什錦火鍋,或是一甕「佛跳牆」,在我家卻都沒有。因為父親不愛吃火鍋,總覺得是大家在湯裡洗筷子(時還不流行公筷母匙);至於「佛跳牆」,多種食材在甕裡各就各位,也挺好看,可惜一陣翻揀攪動之後,父親說看起來就像是雜菜羹了,不清爽。

  父親習慣整齊俐落,這可能與怹的軍旅生涯有關。也由於山東菜的烹調方式是煎、燒、炒、煮、烤、蒸、醃、臘、燉、糟,但不論採用哪一種方式,都不會讓食材混成一團、彼此難分難捨,那就不是山東菜了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知道台灣的人,幾乎都知道台灣有「阿里山」,然而縱使翻爛了台灣地圖,也找不到那一座叫做「阿里山」的山;能找到的只有阿里山山脈、阿里山鄉、阿里山風景區、阿里山森林鐵路、阿里山森林遊樂區……,如此而已。

  「阿里山」的確不是一座山,而是一片山區,雖然地圖上沒有標示,但人們卻都知道它在哪裡,而且多半也認定它就是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」。這真是一個很吊詭的看法,因為森林遊樂區並不能代表「阿里山」。就以整個「阿里山風景區」來說,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」也只是它的六大遊憩系統之一罷了。

  「阿里山風景區」即是所謂的「大阿里山區」,成立於2001年,範圍包含了18座山峰、四個鄉,面積約41520公頃,相當於台北市的1.5倍,即使是浮光掠影、全部都走過一遍,至少也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。當然,其中名氣最大、享譽最久、景點最密集的,絕對非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」莫屬,是「阿里山風景區」的精華,無庸置疑。日據時代(18951945)還曾經把這裡規劃為「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」。

  前往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」,鐵路、公路皆可到達,都在「阿里山火車站」下車。這裡是新站,1981年興建、2007年整修,目前是全台灣最大的木構造車站,車站前還設置了觀景平台。沿著鐵路再往前走,可以到「沼平車站」,那是舊站,車站前的聚落因伐木業而形成,也是這一帶最早開發的區域。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」就位於新站、舊站之間。

  繞著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」,有一條環形步道,長約四公里,走完一圈,大約需要兩三個小時。步道平緩,著名景點(阿里山賓館、慈雲寺、阿里山神木、光武檜、受鎮宮、姊妹潭、三代木……)也全被步道串起,沿途還有蟲鳴、鳥囀一路相隨,讓森林的能量流暢全身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國民政府遷台初期,眷村就是軍人及眷屬的家,也是一個因為戰亂、逃難,而硬生生安置出來的生活空間。眷村人的生活,特別是1950年代,普遍都是相當清苦的,民生物資缺乏,眷村人也無所不用其極的就地取材,殘磚、破瓦、斷木都有辦法再利用,甚至還有人偷搶拐騙。

我住的眷村位在高雄市左營區,那裡是台灣南部的海軍基地,左營舊城(即「鳳山縣城」,清乾隆年間興建)的西門就位在眷村裡,城門及鄰近的城牆也被眷村人拆下來搬回家了,整塊的砌牆鋪地,零碎的就建個雞舍、墊墊床腳,反正大家都這麼做,也沒有人會覺得良心不安。

那個時候,我的父親在左營軍港負責軍用物資運補,據父親說,每次把物資從船上卸下來、分批運至各個單位之後,裝物資的木箱(當時的貨櫃)緊接著就會被人順手牽羊了。

我不知道那些木箱子能有什麼用,父親告訴我:「用處可大嘍!」小的木箱可以當桌子、當櫃子,把幾個小木箱拼在一起就可以當床;大的木箱更好用,只要加一個頂、挖幾個洞當門窗,就是一幢房子。眷村裡人多房少,這種「現成」的房子,大家都搶著要呢。

當時,眷村的房子是依照官階高低分配的,將官級的不僅房子最大,還有院子,院子裡通常都能停放兩至三輛轎車,另有一幢單獨的小房子可供佣人、勤務兵或貼身參隨居住。此外還會有幾棵大樹,可以攀爬玩耍或掛上鞦韆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  從大航海時代至今的400多年以來,我們都認定台灣就是「美麗之島」了。然而,這究竟是不是「老王賣瓜」呢?有誰會說自己的家園不美!

  其實,最早說「台灣是美麗之島」的並不是我們,而是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遠洋水手。據說他們在1543年經過台灣,從海面上看到一排綠油油的、像屏風一樣的高山,從台灣頭一路鋪展到台灣尾,因此發出讚嘆:「好一個美麗之島!(Ilha Formosa!)」

  在1554年的葡萄牙航海圖上,台灣也被標示為Formosa,台灣即從那時開始有「福爾摩沙」這個稱號。不過也曾經有人質疑:遠洋水手們動輒在海上漂泊好幾個月,一旦看到陸地就會無比興奮,所以不必把他們的讚譽當真。

  但是只要查閱地圖、沿著西歐到東亞的海上航線去找找看,還真沒有一座像台灣這樣的高山島呢!台灣的高山密度之高、數量之多,居全世界的海島之冠,台灣之巔「玉山」有3952米,也是東北亞的第一高峰。

  1582年7月16日,有一艘葡萄牙籍的帆船在澳門往日本的途中遭遇海難,漂流到台灣。這是西方人第一次登陸台灣,可惜他們住了75天就離開了,並沒有深入探索,否則將會發現台灣的崇山峻嶺之中還有具體而微、繁複多元的地形景觀,以及熱帶、亞熱帶、溫帶、寒帶、極地的氣候──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曾有這麼一說:一個地區的「人口年成長率」應在3%以下才算是正常。但以1946年的台灣來說,當時的人口600萬人1950年卻逼近750萬人。即使按照3%的成長率推算,1950年也只有675萬人左右。

然而1946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台灣在1942年~1945年遭受美軍的密集轟炸,百業蕭條,人民的生活都發生問題了,根本不可能還有3%的人口成長率,「不增反減」才是正常,但「不減反增」卻是擺在眼前的事實。

究其原因,是因為「中國內戰」,導致許多來自大陸各省的軍、民、官員在1949年遷往台灣。據保守統計,這一批「移民」有150萬人。

註:台灣自1950年開始,人口年成長率超過3%,一直延續到1962年。自1963年起降至2.96%,且逐年下降,1972年降至1.94%,1990年~2000年降至0.892008降至0.3%。

為了解決激增的外來人口的居住問題,政府開始興建房屋、安排宿舍,並將他們依軍種、職業、服務單位,分區安置,「眷村」就是這樣形成的。據說當時全台灣的眷村將近900個,共有98000多戶。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馬格達萊納河──悲劇英雄的黃泉路

 

一個解放南美洲的革命英雄

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

一條被說成「地獄之水」的河流

文章標籤

丁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